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有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应的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有上升,这样人们的CPI指数就会下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货膨胀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或迫使银行上调房贷首付。在银行信贷规模再度缩减的情况下,银行出于经营利润或经营风险考虑,首套房的贷款首付比例上调有可能会变成现实,首次置业人群的前期购房压力或因此而提高。
扩展资料:
上调准备金率是在通货膨胀时期所采取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是决策层应对物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压力的必然选择。
说的直白一点,这项政策本身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吸取美国次贷等危机事件的教训,防止银行大量的发放贷款从而出现大批呆账坏账,进而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计。
参考资料来源:
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是什么?提高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会有什么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举例: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扩展资料
存款准备率及法定准备的构成与应保持的限额,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及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存款准备率提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资产规模,或收缩贷款、减少投资、出售债权以适应被压缩的可用资金规模。
中央银行通过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伸缩,以达到稳定通货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项有效工具。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
丰日财经2023最新版
- 上一篇:河南郑州新郑农村商业银行
- 下一篇:瑞丰申购是什么股票